大蒜的功效详解与作用科普

来源:本站原创

作者:李媛媛

2017-09-17 16:57:44  阅读:2588+



【别名】
    大蒜、胡蒜、紫皮蒜、独头蒜。

【注解】
    蒜原产于中亚,相传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的。因其出于胡人居住地,故有“胡蒜”之称。大蒜属于百合科植物,也是日常的菜类和调料,被誉为“天然抗生素”。

【营养成分】
    大蒜中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,还含有硫、硒、有机化合物(大蒜素)以及多种活性酶。此外,大蒜中钙、磷、铁等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。

【药性功效】
    蒜性温,味辛,具有健胃、杀菌、散寒之功效。大蒜精油植物杀菌素可以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炎症及溃疡性疾病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、结核性疾病、真菌(霉菌)感染性疾病等等,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,改善病人体质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。大蒜还可以调节血脂、降血压、抗肿瘤。此外,常吃大蒜能稀释血液。同时,蒜辣素具有杀灭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、霍乱病菌及防癌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作用。

【宜食】
    蒜适宜肺结核、癌症、胃酸减少、胃酸缺乏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铅中毒、痢疾、肠炎、伤寒、钩虫病、蛲虫病等患者在夏季食用;抽烟喝酒的人血液黏稠,应常吃大蒜;大蒜防病治病,宜生用,不宜热用,因大蒜素是一种挥发性油类,加热会被破坏;大蒜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,所以,感染性疾病,如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(包括流脑、流感)流行时,夏秋季肠道传染病(包括伤寒、副伤寒菌痢)流行时,宜常吃些生大蒜,作为预防。

【忌食】
    阴虚火旺之人,经常出现面红、午后低热、口干便秘、烦热等症状者忌食大蒜;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目疾、口齿喉舌疾病者不宜食用大蒜。此外,大蒜忌与蜂蜜一同食用。

【文献参考】
    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“大蒜,性热善散,善化肉,故人喜食,多用于暑月。”“其伤脾伤气之祸,积久自见。”
    《本草纲目》:“夏月食之解暑气,北方食肉面,尤无不可。”“其辛能散气,热能助火,伤肺,损目,久食伤肝损眼。”
    《本草经疏》:“凡肺焉有热,肝肾有火,气虚血弱之人,切勿沾唇。”
    《本经逢源》:“脚气,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。”
    《本草求真》:“忌与蜜同食。”
    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阴虚内热,胎产,痧豆,时病,疮疟血证,目疾,口齿喉舌诸懋,咸忌之。”

【食疗偏方】
  蒜泥
    原料:大蒜。
    制法:取洁净大蒜瓣3~6克,压碎,捣成烂泥。
    用法:涂于纱布上,交叉敷于涌泉穴(即左侧出血敷右侧,右侧出血敷左侧)并用纱布固定,每次贴敷6~8小时。
    功效:治小儿鼻出血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